加入我的最愛
 
知識學習
文章分享
標題名稱:
【文章分享】作業成本管理制度(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理論與實務(一)
發佈日期:
2012-08-16
詳細內容:
 
文:尚宏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過去十餘年來,許多產學界人士因應現行成本系統已不敷當前競爭激烈環境以作為管理決策之參考,因而開始引進作業成本制度(Activity-Based Costing,以下簡稱ABC),然而大多數人對於什麼是ABC以及ABC如何應用在實務上仍是處於懵懂階段,本文係以多年輔導個案經驗,結合理論與實務觀點對ABC作一基礎介紹,盼能對當前成本及管理系統有所助益。


壹、ABC演進與基本架構
  • 早期的ABC
為了因應傳統成本制度的缺陷,例如:用直接人工小時數將製造費用分攤到各項產品上,所以學者提出的早期ABC制度也是針對產品成本的計算而發展出來的。
早期的ABC主要是用來增加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當時只是純粹地使分攤過程更細緻化一些。簡單的說就是先將製造費用粗略地分成幾大塊,例如:與機器設定有關的成本、與處理訂單有關的成本、與處理原料有關的成本…等,再分別針對這些成本區塊抓出相關的分攤基礎(例如:機器設定小時數、訂單處理數量、裝運數量…)分攤給產品。 

資料來源:Peter B.B. Turney. 1991. Common Cents: The ABC Performance Breakthrough ( How to succeed with activity-based costing ) .
  • 早期ABC最主要的功能是:
    • 增加產品成本計算的精確性,因為它改變了傳統單一分攤基礎的做法,謹慎地使用更多種類、更貼切的成本動因將製造費用分攤給產品
    • 改善產品組合與定價的決策過程
    • 更進一步的用途:顧客獲利分析、成本改善優先順利…等更具策略意涵的成本制度
由上圖可以得知,ABC初期發展時尚未有”作業管理”的概念,每一個製造費用劃分出來的區塊中只是大略地包含相關的作業項目(它們可能耗用同一項資源所以被歸為同一類),個別的作業並未被詳細地定義,所以並無法提供主管直接相關的作業資訊來進行營運性績效評估與內部作業改善,例如部門內最耗資源的作業是哪一項?整個流程的成本有多高?有多少作業是沒有效率的?這些問題在早期的ABC中均無法得知。
  • 改良後的ABC架構
隨著ABC在愈來愈多企業中實施,主管漸漸對這一套成本制度有更多的要求,上述各項疑問成為ABC制度改良的動力。改良後的ABC最大的不同在於:
  • 成本分配觀點(cost assignment view):是垂直動向的,資源必須先分攤給作業,再歸屬到相關的成本標的上;”作業”的觀念加強,有關作業管理的議題發展得更深入。
  • 流程觀點(process view):是水平動向的,每項作業之間不是獨立而互不相關的,同一流程中前一個作業的表現會影響下一個作業的績效。 

資料來源:Norm Raffish and Peter B.B Turney. 1991. The CAM -I Glossary of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


 


 

資料來源:Peter B.B. Turney. 1991. Common Cents: The ABC Performance Breakthrough ( How to succeed with activity-based costing )

 在同一個流程中,每個作業的表現均會影響其下一個作業的績效;某一作業的績效評估會成為下一個作業的流程動因。(未完待續)